巢菜

词典解释

亦称“草藤”、“广布野豌豆”。豆科。多年生草本。羽状复叶,小叶4~12对,线状矩圆形。夏秋开花,花大,总状花序;花冠蝶形,青紫色或蓝色。荚果光滑,有种子3~5粒。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亚寒带;亦见于中国北部及中部。栽培作牧草或绿肥;嫩苗称巢芽,作蔬菜;全草入药,功能活血调经、止血、解毒,治鼻衄、月经不调、疔疮。

词典名字:

巢菜

词典发音:

cháo cài

国语辞典
指大巢菜和小巢菜。宋陆游有《巢菜》诗并序。参看"大巢"﹑"小巢"。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大巢菜和小巢菜。 宋 陆游 有《巢菜》诗并序。参见“大巢”、“小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巢菜

  • 读音:cháocài
  • 释义:指大巢菜和小巢菜。 宋 陆游 有《巢菜》诗并序。
  • 按即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和硬毛果野豌豆。早春生长,可食,是古代青黄不接时穷苦人家(或灾荒年份多数人家)的重要食物,故古代文人对其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