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力

词典解释: gōng lì①本领和力量: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必须用很大的~。 ②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ㄌㄧˋ  拼音 gōng lì1. 工作所需要的人工。▶ 《北史.卷八八.隱逸傳.馮亮傳》:「宣武給其,令與沙門統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同視嵩山形勝之處,遂造閑居佛寺。」2. 工夫和學力。▶ 清.宋曹〈書法約言〉:「書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謂離者,務須倍加,自然妙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696页 第2卷 95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47页

词典名字:

工力

词典发音:

gōng lì

国语辞典

工力 gōnglì

(1) [skill and force]∶工夫和力量

做到这一步要用很大的工力

(2) [manpower]∶人力(指一项工作所需要的)

世祖给其工力,会与沙门统 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视崧高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魏书·冯亮传》

基本解释

工力[ gōng lì ]

⒈  工作所需要的人工。

《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冯亮传》:「宣武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同视嵩山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

⒉  工夫和学力。

清·宋曹〈书法约言〉:「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倍加工力,自然妙生。」

引证解释

⒈  工程所需的人力或人工。

《北史·隐逸传·冯亮》:“宣武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 暹、河南 尹 甄琛 等同视 嵩山 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共是一河,其塞之工力不容若是之殊。”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诸侯各施工力,造成臺阁,一一完备。”

⒉  指与所费功夫相应而获得的某方面素养和技能。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茂秦 今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
鲁迅 《花边文学·再论重译》:“然而我们向来看轻着翻译,尤其是重译……但在工作上,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工力,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工力

  • 工力,指工夫和力量。语出《北史·隐逸传·冯亮》:“ 宣武 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 暹 、 河南 尹 甄琛 等同视 嵩山 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