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夕

词典解释: qiǎo xī 1.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ㄠˇ ㄒㄧˋ  拼音 qiǎo xì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 宋.劉克莊〈即事〉詩四首之三:「粵人重,燈火到天明。」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711页 第2卷 967

词典名字:

巧夕

词典发音:

qiǎo xī

国语辞典
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
基本解释

巧夕[ qiǎo xì ]

⒈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

宋·刘克庄〈即事〉诗四首之三:「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引证解释

⒈  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参见“七夕”。

刘克庄即事》诗之三:“粤 人重巧夕,灯火天明。”
何景明 《七夕》诗:“楚 客旅魂惊巧夕, 燕京 风俗斗穿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