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词典解释

南亚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同中国、印度、阿富汗、伊朗相邻,南濒阿拉伯海。面积79.61万平方公里。人口1.38亿(1995年),主要有旁遮普人、信德人、帕坦人、俾路支人等。居民97%信伊斯兰教,少数信印度教。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伊斯兰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有兴都库什山脉,西和西南为俾路支高原。中东部为印度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东南为塔尔沙漠一部分。属亚热带干燥和半干燥气候,气温普遍偏高,7月平均气温往往高于32℃,1月在7℃以上,但山地冬季寒冷。平原年降水量约75~500毫米,以夏雨为多;山地约1 000毫米,以冬春为多。矿藏有铁、铬、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把英属印度按居民宗教信仰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共94.6万平方公里)。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71年印巴战争后,原东巴基斯坦分离成立孟加拉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小麦、棉花、甘蔗、烟草等,在印度河三角洲和灌溉地区种植稻米。养羊业发达,还饲养牛、骆驼。工业以棉纺织为主,还有食品、钢铁、机器制造、化工、皮革等。开采石油、天然气和铬。输出棉花和棉纺织品、皮革制品、稻米等,输入机器、化工产品、石油制品等。

词典名字:

巴基斯坦

词典发音:

bā jī sī tǎ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乌尔都语: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简称“巴基斯坦”(Pakistan),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
  •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 1857年莫卧儿帝国(包括今印度和巴基斯坦)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6月英国颁布了《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宣布独立,成为巴基斯坦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1971年东部地区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 巴基斯坦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和英联邦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