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

词典解释: bā zǐ 1.指古国。 2.黏结块状的东西。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ㄗ  拼音 bā zi肉片。▶ 《西遊記.第八六回》:「只見那向陽處有幾個小妖,拿些人肉,一塊塊的理著晒哩。」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141页 第4卷 73

词典名字:

巴子

词典发音:

bā zi

国语辞典

巴子 bāzi

(1) [woman's genitals]∶女阴——南方方言

(2) [male genitals]∶男阴——北方方言,多用于儿童口语

基本解释

巴子[ bā zi ]

⒈  肉片

《西游记·第八六回》:「只见那向阳处有几个小妖,拿些人肉巴子,一块块的理著晒哩。」

引证解释

⒈  指古 巴子国

张先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词:“巴子 城头青草暮, 巴山 重叠相逢处。”

⒉  黏结块状的东西。

西游记》第八六回:“只见那向阳处有几个小妖,拿些人肉巴子,一块块理着晒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巴子

  • 巴子是一个简略语,出自上海话,由“乡巴佬”一词口语化而来,本义为:乡气,老土的人,引申义为:素质低下、不识时务、蛮横跋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