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

词典解释

国名。在中美洲东南部,南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西邻哥斯达黎加,东接哥伦比亚。面积7.71万平方公里(包括运河区1 432平方公里)。人口260万(1995年),印欧混血种人占65%,黑种人占13%,白人占11%,印第安人占10%。多信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巴拿马城。境内多山。中央地峡处,缓丘和低地错列,巴拿马运河由此开凿。运河以西多火山。热带气候。东部年降水量2 500~3 700毫米,西南部2 000毫米。森林占领土面积70%左右。矿藏有铜、铝土、盐等。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718年与今哥伦比亚同属一总督辖区。1821年独立,加入大哥伦比亚,1830年为新格兰纳达(今哥伦比亚)一部分。1903年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称巴拿马共和国。同年美国取得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借权。1977年巴拿马和美国签订新约,规定到2000年由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和运河管理权。经济以劳务收入(运河、旅游、科隆自由贸易区)为主。农业主产香蕉、咖啡、可可、甘蔗、稻米、玉米、马尼拉麻、柑橘、烟草等。渔业以捕虾为主。有食品、纺织、炼油、陶瓷、建材、造纸等工业。海运发达。1996年在巴拿马注册的商船达13 589艘,总吨位超过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香蕉、石油制品、蔗糖、咖啡、可可等,进口石油、运输设备、粮食、日用工业品等。

词典名字:

巴拿马

词典发音:

bā ná mǎ

国语辞典
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南部,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771万平方千米。人口2514万(1992年)。首都巴拿马城。地形多山。巴拿马运河横贯国土中部,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热带气候。金融业和转口贸易发达,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

  • 巴拿马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Panamá;英语:The Republic of Panama),简称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总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马城。
  • 1501年,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12月28日宣布独立,并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1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成为新格拉纳达的一个省。1903年独立,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中央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1999年12月31日美国将巴拿马运河所有土地、建筑、基础设施和所有的管理权都交还给巴拿马。鉴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巴拿马经济的重点是服务业,以金融、贸易和旅游业为主。金融业和转口贸易发达,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 由于巴拿马的建立和贸易都和美国有重要关系,巴拿马从1907年开始使用美元作为流通货币,本国货币为巴波亚,与美元等值并同时在境内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除美国以外使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