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租

词典解释

出售货物所交之税。《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司马贞《索隐》谓:“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言齐人众而且富也。”

词典名字:

市租

词典发音:

shì zū

国语辞典
指商业税。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商业税。

《晏子春秋·杂下六》:“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 临菑 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於 长安。”
司马贞 索隐:“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下令里布指期轻市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市租

  • 市租或称“市税”、“市调”、“市门税”。汉魏南北朝时的市场税。各都邑设市,屋宇店肆由官府设置,市官管理,凡经营交换业于市内者,皆入市籍,并纳租税,称“市税”。入市税亦称“市门税”。向商人入市贩购货物征的税。始行于北魏明帝孝昌二年(526年),“税入市者人一钱”。北周闵帝初除市门税。及宣帝即位,复兴入市之税,每人1钱。隋文帝受禅,除入市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