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项

词典解释: tǎng xiàng 1.国库里的钱财;款项。国语辞典注音 ㄊㄤˇ ㄒㄧㄤˋ  拼音 tǎng xiàng國庫中的錢財,即公款。▶ 《儒林外史.第四○回》:「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項,方才賠償清了。」▶ 《鏡花緣.第三五回》:「主上如此辦理,既不虛糜帑項,又安民眾之心。」

词典名字:

帑项

词典发音:

tǎng xiàng

国语辞典
国库里的钱财;款项。
基本解释

帑项[ tǎng xiàng ]

⒈  国库中的钱财,即公款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项,方才赔偿清了。」
《镜花缘·第三五回》:「主上如此办理,既不虚糜帑项,又安民众之心。」

引证解释

⒈  国库里的钱财;款项。

镜花缘》第三五回:“主上如此办理,既不虚糜帑项,又安众民之心。”
林则徐 《尖沙嘴官涌添建炮台折》:“第国家经费有常,仍不敢请动帑项。”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则以海防之费用之海防,不待筹拨於各省,而帑项无亏缺之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帑项

  • 帑项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tǎng xiàng,
  • 释义:指国库里的钱财;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