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服

词典解释

服贴;顺从

顺从。

宋 司马光 《贾生论》:“然终 文帝 世,诸侯帖服。” 宋 陆游 《监丞周公墓志铭》:“公徐晓之,如所以告 卓 ,辞旨明辩,卒皆帖服,无敢讙者。”《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北兵遥望皆却走,以故帖服若神。”

词典名字:

帖服

词典发音:

tiē fú

国语辞典

帖服 tiēfú

[submissive;docile;obedient] 服贴;顺从

基本解释

帖服[ tiē fú ]

⒈  顺从、屈服。宋·王安石〈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公许之入赎自首,还故地而至者数千人,后遂帖服皆为用。」也作「帖伏」。

《三国演义·第九〇回》:「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服帖

英语docile, obedient

引证解释

⒈  顺从。

宋 司马光 《贾生论》:“然终 文帝 世,诸侯帖服。”
宋 陆游 《监丞周公墓志铭》:“公徐晓之,如所以告 卓,辞旨明辩,卒皆帖服,无敢讙者。”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司马》:“北兵遥望皆却走以故帖服若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帖服

  • 帖服,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tiē fú
  • 释义:指服贴;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