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索

词典解释

以绳索为衣带。 形容贫寒清苦。《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词典名字:

带索

词典发音:

dài suǒ

国语辞典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列子·天瑞》:“孔子 游於 太山,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带索

  • 带索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dài suǒ
  • 是指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