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帽

词典解释

亦作“帷冒”。周围垂网的帽子。

词典名字:

帷帽

词典发音:

wéi mào

国语辞典
1.亦作"帷冒"。 2.周围垂网的帽子。唐时妇女通用,至宋代,男子远行亦用之。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帷冒”。周围垂网的帽子。 唐 时妇女通用,至 宋 代,男子远行亦用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武德 贞观 之代,宫人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幂罗…… 永徽 之后,皆用帷帽,施裙到颈,为浅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帷帽》:“帷帽创於 隋 代, 永徽 中始用之……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纱若青,全幅连缀油帽或氊笠之前,以障风尘,为远行之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帷帽

  •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