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主

词典解释: cháng zhǔ 1.固定的主人。 2.指固定的君主。 3.指固定的主管者。 4.指正常的心志。 5.平庸的君主。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141页 第3卷 735

词典名字:

常主

词典发音:

cháng zhǔ

国语辞典
1.固定的主人。 2.指固定的君主。 3.指固定的主管者。 4.指正常的心志。 5.平庸的君主。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固定的主人。

《书·咸有一德》:“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史记·货殖列传》:“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后汉书·王符传》:“今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吏食日稟,班禄未定。”

⒉  指固定的君主。

《晋书·潘尼传》:“故禪代非一姓,社稷无常主。”

⒊  指固定的主管者。

《管子·幼官》:“必设常主,计必先定。”
尹知章 注:“军之主将,既必有常,军之计谋,亦须先定。”

⒋  指正常的心志。

唐 孟郊 《鵶路溪行呈陆中丞》诗:“视听易常主,心魂互相迷。”

⒌  平庸的君主。

吕氏春秋·制乐》:“乱国之主未尝知乐者,常主也。”
高诱 注:“非贤主也。”
《新唐书·兵志》:“夫恶危乱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主

  • 常主,固定的主人。《书·咸有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