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例钱

词典解释: cháng lì qián 1.按惯例送的钱。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国语辞典注音 ㄔㄤˊ ㄌㄧˋ ㄑㄧㄢˊ  拼音 cháng lì qián按慣例收取的小費。▶ 《水滸傳.第一○回》:「此間東門外十五里,有座大軍草場,每月但是納草納料的,有些常例錢取覓。」

词典名字:

常例钱

词典发音:

cháng lì qián

国语辞典
按惯例送的钱。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
基本解释

常例钱[ cháng lì qián ]

⒈  按惯例收取的小费。

《水浒传·第一〇回》:「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

引证解释

⒈  按惯例送的钱。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

水浒传》第三七回:“新到配军,如何不送常例钱来与我!”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俎》:“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例钱

  • 常例钱(chánɡ lì qián)
  • 按惯例送的钱。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