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参官

词典解释

日常参朝的官吏。

词典名字:

常参官

词典发音:

cháng cān guān

国语辞典
日常参朝的官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日常参朝的官吏。

《新唐书·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
唐 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诗:“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原注:“唐 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
《宋史·礼志十九》:“至 元丰 中官制行,始詔侍从官而上,日朝 垂拱,谓之常参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参官

  • 常朝日参见皇帝的高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