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尊

词典解释

固定的显贵地位。 《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晋书·应詹传》:“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亦用以称帝王。 清 王韬 《日本通中国考》:“国( 日本 )立常尊,递坛凡七代。”

词典名字:

常尊

词典发音:

cháng zūn

国语辞典
固定的显贵地位。《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晋书.应詹传》:"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亦用以称帝王。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固定的显贵地位。

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
《晋书·应詹传》:“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
亦用以称帝王。 清 王韬 《日本中国考》:“国( 日本 )立常尊,递坛凡七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尊

  • cháng zūn ㄔㄤˊ ㄗㄨㄣ
  • 固定的显贵地位。《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晋书·应詹传》:“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亦用以称帝王。 清 王韬 《日本通中国考》:“国( 日本 )立常尊,递坛凡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