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

词典解释: píng rǎng 朝鲜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200万(1992年)。朝鲜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美国侵朝战争中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现为燃料动力、机械、纺织等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和文化教育中心。有著名的牡丹峰、万景台等名胜。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ㄥˊ ㄖㄤˇ  拼音 píng rǎng城市名。位大同江中游北岸,為韓國西北部的城市。舊名西京,是北韓首都。京義鐵路的中樞,水路交通便利,形勢險固。西元一九四五年南北韓分裂後,成為北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約一百五十萬,全韓第三大城。附近以產金沙及無煙煤著名,清末中日之役曾為戰場。

词典名字:

平壤

词典发音:

píng rǎng

国语辞典

平壤 Píngrǎng

[Pyǒng,yang]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市区人口200万(1984)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平壤

  • 平壤(朝鲜文:평양),全称为平壤直辖市(朝鲜语:평양 직할시),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其中,因其地势平坦而得名。大同江与其支流流经市中心。是朝鲜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相传早在檀君时代就被定为都城。全市下辖18个区域、2郡,总面积3,194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人口约325.5万人。
  • 平壤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至今仍保留着高句丽古城、安鹤宫遗址、广法寺等历史古迹。朝中友谊塔是中国友人经常来访的地方,在友谊塔内保存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名册。
  • 平壤因古时遍布柳树又称“柳京”。因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并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成为一座花园城市。市区建筑面积占20%,其余80%为公园等绿化用地,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
  • 进入21世纪,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提出“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建设强盛大国”。平壤市的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新修整的大街既保持了朝鲜民族建筑的固有特色,又融入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感;商店、饭馆、摊点等服务设施正越来越多地涌现在平壤街头;双层巴士新颖别致在市内穿梭,成为平壤市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