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思

词典解释: yōu sī ①思虑深沉:屈原忧愁而作《离骚》。 ②藏在内心的思想情感: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国语辞典注音 ㄧㄡ ㄙ  拼音 yōu sī1. 深沉的思念。▶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故憂愁而作離騷。」▶ 漢.王充《論衡.知實》:「心懷望沮,退而。」2. 隱藏於內心的思想感情。▶ 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資生知之上才,體沉鬱之。 」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504页 第4卷 43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71页

词典名字:

幽思

词典发音:

yōu sī

国语辞典

幽思 yōusī

(1) [ponder;meditate]∶深思;思索

忧愁幽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thoughts on things remote]∶郁结于心的思想感情

基本解释

幽思[ yōu sī ]

⒈  深沉的思念。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汉·王充《论衡·知实》:「心怀望沮,退而幽思。」

⒉  隐藏于内心的思想感情。

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 」

引证解释

⒈  深思;沉思。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王充 《论衡·知实》:“心怀望沮,退而幽思。”

⒉  郁结于心的思想感情。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鬱之幽思。”
宋 司马光 《和子骏秋意》:“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郭沫若落叶·第四十信》:“启发了我多少幽思,沸涌了我多少眼泪。”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幽思

  • 幽思,指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