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奉

词典解释: yìng fèng 1.侍奉。 2.指供给。 3.宋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局的省称。

词典名字:

应奉

词典发音:

yīng fèng

国语辞典
1.侍奉。 2.指供给。 3.宋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应奉局的省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侍奉。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荆宝 有小青衣曰 玉簫,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於 韦兄,玉簫 亦勤於应奉。”
《敦煌曲子词·内家娇》:“除非却应奉君王,时人未可趋颜。”

⒉  指供给。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然自其始通及今屡至,其实何益於事?徒使 淮 浙 千里,劳於供亿,京师百司,疲於应奉。”

⒊  宋 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应奉局的省称。

宋 吴坰 《五总志》:“王黼宣和 初入居宰路……乃復开边隙,置应奉,以持禄固位。”
《宋史·食货志上一》:“政和 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应奉

  • 应奉,约公元一四四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南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记忆力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永兴元年(公元一五三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从军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党人事起,乃愤然以疾自退。后诸公多荐举,会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