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

词典解释: fǔ bīng 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 2.一种兵制名称。详"制"。国语辞典注音 ㄈㄨˇ ㄅㄧㄥ  拼音 fǔ bīng1. 古代一種兵制。始於西魏、北周、隋唐沿用。北周是兵民分籍,由軍人自相督率,隸屬軍府管轄,唐代則改為軍民合一,軍納入戶籍,隸屬州縣。2. 西魏、北周至隋唐時,隸屬軍府的兵,稱為「」。唐時,的選自兵區家富而體健子弟,年二十當兵,年六十退役。不擔任其他徭役,須自備糧食衣裝。平時得農耕、教戰,戰時出征,尚須入京宿衛。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621页 第3卷 1215

词典名字:

府兵

词典发音:

fǔ bīng

国语辞典
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基本解释

府兵[ fǔ bīng ]

⒈  古代一种兵制。始于西魏、北周、隋唐沿用。北周府兵是兵民分籍,由军人自相督率,隶属军府管辖,唐代则改为军民合一,军纳入户籍,隶属州县

⒉  西魏、北周至隋唐时,隶属军府的兵,称为「府兵」。唐时,府兵的选自兵区家富而体健子弟,年二十当兵,年六十退役。不担任其他徭役,须自备粮食衣装。平时得农耕、教战,战时出征,尚须入京宿卫

引证解释

⒈  魏 晋 至 隋 唐 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参阅 谷霁光 《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

《晋书·刘弘传》:“弘 子 璠 追遵 弘 志,於是墨经率府兵讨 勱。”

⒉  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府兵

  • 府兵与军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简单的说府兵就是军府的兵,所以说要弄清楚府兵,就要对军府有所了解。北魏时期,军府仍系一种通称。广阳王元渊任北道大都督,《魏书》说的是“受任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