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生

词典解释: xiáng shēng 科举制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家无囊橐,忝列之数。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ㄤˊ ㄕㄥ  拼音 xiáng shēng舊時府縣學校的生員。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636页 第3卷 123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23页

词典名字:

庠生

词典发音:

xiáng shēng

国语辞典

庠生 xiángshēng

[student] 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不才姓,今年二十三岁。府城 益都生也。——《豆棚闲话》

基本解释

庠生[ xiáng shēng ]

⒈  旧时府县学校的生员。

引证解释

⒈  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生员。 明 清 时为秀才别称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子一人, 定,邑庠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庠生

  • 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