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参

词典解释

封建时代属员在公堂上谒见长官的礼节。《宋史·郑刚中传》:“都统每入谒,必庭参然后就坐。”

词典名字:

庭参

词典发音:

tíng cān

国语辞典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
《宋史·郑刚中传》:“都统每入謁,必庭参然后就坐。”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垂老得这一个教官,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学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庭参

  • 庭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íng cān/shēn,意思是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