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状

词典解释: yì zhuàng 1.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情态。 2.奇异的形状。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ㄓㄨㄤˋ  拼音 yì zhuàng1. 不同的形狀或情態。▶ 《荀子‧正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宋‧王安石〈化成閣〉詩:「卻略羅翠屏,秀色各異狀。」2. 異乎平常的情形與狀況。▶ 如:「表面看來毫無異狀並不代表身體一定健康,還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 《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唐‧李公佐〈南柯記〉:「又一穴西去二丈,磅薄空墟,嵌空異狀。」

词典名字:

异状

词典发音:

yì zhuàng

国语辞典

异状 yìzhuàng

(1) [strange state]∶奇特的外形

(2) [unusual situation or condition]∶反常的情形

基本解释

异状[ yì zhuàng ]

⒈  异乎平常的情形与状况。

如:「仔细侦查,一有异状立即回报。」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情态

《荀子·正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王安石 《化成阁》诗:“却畧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⒉  奇异的形状。

山海经·大荒东经》“帝俊 生 黑齿” 晋 郭璞 注:“故其后世所降育,多有殊类异状之人。”
杜甫 《石研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异状

  • 异状出自《荀子·正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