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词典解释

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辨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词典名字:

张仲景

词典发音:

zhāng zhòng jǐng

国语辞典
(约150-219)东汉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创用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体现了理、法、方、药的一系列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后世尊其为“医圣”。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张仲景

  •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