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午

词典解释: dāng wǔ 1.正午,中午。 2.指午夜。国语辞典注音 ㄉㄤ ㄨˇ  拼音 dāng wǔ正午。▶ 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词典名字:

当午

词典发音:

dāng wǔ

国语辞典

当午 dāngwǔ

[noon] 正午;中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基本解释

当午[ dāng wǔ ]

⒈  正午。

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引证解释

⒈  正午,中午。

李绅 《悯农》诗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前蜀 张泌 《河渎神》词:“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太平广记》卷四二一引 唐 张读 《宣室志》:“至当午,忽有片云自西冉冉而降於湫上。”

⒉  指午夜

温庭筠 《菩萨蛮》词:“夜来皓月纔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当午

  • 当午释义:正午;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