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兆

词典解释

有形的预兆,指征候,迹象。《论衡·明雩》:“况雨无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耐得之?”耐,通“能”。

词典名字:

形兆

词典发音:

xíng zhào

国语辞典
1.征兆;形迹。 2.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征兆;形迹。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况雨无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得耐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择官》:“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⒉  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汉 班固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孙廷尉杂述》:“太素既已分,吹万著形兆。”
夏完淳 《许元度自序》诗:“君子清玄思,无名去形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形兆

  • 形兆,注音ㄒㄧㄥˊ ㄓㄠˋ,出自《论衡·明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