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

词典解释: péng yuè 1.西汉初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前196),字仲,西汉大将。少年时常渔钜野泽中。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余归刘邦,攻占梁地(在今河南东南部),屡断项羽粮道。不久率兵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封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亦写作"彭月"。 2.即彭蜞。国语辞典注音 ㄆㄥˊ ㄩㄝˋ  拼音 péng yuè1. 人名。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並誅殺他的三族。2. 動物名。一種蟹,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體型較小,足上無毛,可以食用。相傳漢高祖誅殺,並將他製成肉醬,賜諸侯,九江王英布因為不忍看,遂將肉醬投入江中,化為蟹,故稱為「」。或稱為「彭螖」、「蟛螖」。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536页 第3卷 1130

词典名字:

彭越

词典发音:

péng yuè

国语辞典
1.亦写作"彭月"。 2.即彭蜞。
基本解释

彭越[ péng yuè ]

⒈  人名。字仲,昌邑人。为汉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后因人告他谋反而被杀,并诛杀他的三族

⒉  动物名。一种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体型较小,足上无毛,可以食用。相传汉高祖诛杀彭越,并将他制成肉酱,赐诸侯,九江王英布因为不忍看,遂将肉酱投入江中,化为蟹,故称为「彭越」。

引证解释

⒈  亦写作“彭月”。即彭蜞。参见“彭蜞”。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诗:“乡味珍彭越,时鲜贵鷓鴣。”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彭越》:“似蟹而小,世传 汉 醢 彭越 以赐诸侯, 九江王 英 布 猎得之,不忍视,尽以覆 江 中,化而为此,故名‘彭越’。”
元 朱世名 《彭月》诗:“彭月怀沙小更肥,团脐风味颇相宜,菊花新酒何辜负,正是橙黄橘緑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彭越 (西汉初年将领)

  • 彭越(?—前196年),别号彭仲,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诸侯王,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都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灭三族,枭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