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

词典解释: yǐng bì ①饰有浮雕的墙壁。 ②也叫“照墙”。正对着大门作屏障及装饰的墙壁,有的底下有座子,可以移动: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fdaa国语辞典注音 ㄧㄥˇ ㄅㄧˋ  拼音 yǐng bì1. 舊時在房子的大門內或門外,用來遮擋視線或裝飾的短牆。2. 雕塑或彩繪有各種形象、圖案的牆壁。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542页 第3卷 113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63页

词典名字:

影壁

词典发音:

yǐng bì

国语辞典

影壁 yǐngbì

(1) [screen wall facing the gate ]∶大门内或屏门内的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上面像屋脊

(2) [wall with carved murals]∶指塑有各种形象的墙壁

基本解释

影壁[ yǐng bì ]

⒈  旧时在房子的大门内或门外,用来遮挡视线或装饰的短墙

⒉  雕塑或彩绘有各种形象、图案的墙壁。

德语Yingbi

引证解释

⒈  饰以浮雕的墙壁。

⒉  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我这里下堦基,转影壁,亲身问。”
《西游记》第九六回:“门里边影壁上掛着一面大牌,书着‘万僧不阻’四字。”
《红楼梦》第三回:“﹝甬路﹞北边立着一箇粉油大影壁,后有一箇半大门。”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忽然两座约莫二丈来高,影壁不象影壁,华表不象华表,极尽丑恶之能事的木质物闯入了视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影壁

  • 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屏风的作用与影壁相似,琉球语里直接把影壁称为屏风(屏风、ヒンプ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