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吾

词典解释

1.战国齐女子名。 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

词典名字:

徐吾

词典发音:

xú wú

国语辞典
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李 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

战国 齐 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 李吾 之属会烛, 李 辞之, 徐吾 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
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佳人贤孝絶代无,休问 徐吾 与 李吾。”

⒉  复姓。 春秋 郑国 有 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徐吾 (战国时期齐国女子)

  • 《通志·氏族·四》徐吾,复姓。列其名有:徐吾犯、徐吾女。成语“同室操戈”典出《春秋》:郑·徐吾犯妹靓,王室公孙黑、楚同聘。徐吾犯求教于子产,子产谋徐吾犯。暗凤求凰,谱点公孙楚,兄弟无亲,同室操戈。成语“东壁余光”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齐徐吾女家贫,晚无烛而织。邻李吾女拒辞承借烛光。申辩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