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地

词典解释: de dì 1.得到土地。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3.谓发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398页 第3卷 992

词典名字:

得地

词典发音:

dé dì

国语辞典
1.得到土地。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3.谓发迹。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得到土地。

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⒉  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⒊  谓发迹。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得地

  • 得地是汉语词语,是指得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