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眼

词典解释: de yǎn1.原谓盲人复明。晋法显《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说法,尽还。盲人欢喜,刺杖着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402页 第3卷 996

词典名字:

得眼

词典发音:

de yǎn

国语辞典
原谓盲人复明。晋法显《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说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着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原谓盲人复明。

法显 《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説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著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
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宋 黄庭坚 《渔家傲·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词之二:“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得眼

  • 得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de yǎn ,意思是盲人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