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

词典解释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1.【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2.【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3.【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得陇望蜀蜀犬吠日日上三竿竿头一步步人后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如琴瑟瑟弄琴调调停两用用一当十十万火急急不及待待人接物

词典名字:

得陇望蜀

词典发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国语辞典

得陇望蜀 délǒng-wàngshǔ

[appetite cames with eating;avarice knows no bounds] 既占领了陇地,又想进占蜀地。比喻贪得无厌

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基本解释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

⒈  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参见「既得陇,复望蜀」条。

《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得寸进尺 贪得无厌

知足不辱


引证解释

⒈  后遂以“得陇望蜀”喻贪心不足

东观汉记·隗嚣传》:“西城 若下,便可将兵,南击 蜀 虏。人苦不知足,既平 陇,復望 蜀,每一发兵,头鬢为白。”
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 陇 又望 蜀。”
王世贞鸣凤记·忠佞异议》:“使他知我假途灭 虢 之计,消彼得 陇 望 蜀 之谋,岂非一举而两得乎?”
《红楼梦》第七六回:“得 陇 望 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説的不错。”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 陇 望 蜀。”

成语解释

得陇望蜀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得陇望蜀

  •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lǒng wàng shǔ,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