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士

词典解释: sī shì1.思恋异性的男子。 2.忧思善感之士。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042页 第7卷 440

词典名字:

思士

词典发音:

sī shì

国语辞典
1.思恋异性的男子。 2.忧思善感之士。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思恋异性的男子。

《列子·天瑞》:“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
张湛 注:“《大荒经》曰:‘有 思幽之国,思士不妻,思女不夫,精气潜感,不假交接而生子也。’”

⒉  忧思善感之士。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不然连山絶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不能胜者,乌覩其为快也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且更为忖度其言,又将见古之思士,决不以 华 土为可乐,如今人所张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思士

  • 词义:
  • (1)思恋异性的男子。
  • 语出《列子 天瑞》:“~~不妻而感。”
  • (2)忧思善感之士。
  • 例:宋朝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覩其为快也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且更为忖度其言,又将见古之思士,决不以 华 土为可乐,如今人所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