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地

词典解释

亦译“恩贷地”。中世纪欧洲封建主和教会掠自农民而又以奴役性条件交给农民使用的土地。盛行于八、九世纪。农民受封建主的压榨和教会的愚弄,被迫把土地献给他们,再由他们把土地作为“恩贷”,强迫农民耕种。农民丧失土地和自由,变成农奴。

词典名字:

恩地

词典发音:

ēn dì

国语辞典
1.唐以来对师门的称呼。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以来对师门的称呼。

李商隐 《为举人翰林侍郎启》:“倘蒙犹枉铅华,更施丹雘,俾其恩地不在他门。”
冯浩 笺注:“唐 人称师门为恩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初除京兆府参军,恩地即 杜相 审权 也。”
宋 岳珂 《桯史·陈了翁始末》:“上临朝谓 文肃 曰:‘ 瓘 如此报恩地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报恩》:“钱寧 罪恶,死不足赎,亦能不负恩地,曲报知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恩地

  • Bossda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Group(佰士立国际投资集团)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由BIOVITRVM 与INVESTOP合伙人共同发起创立,以“natur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nd sharing”(即“自然、创新、合作、分享”)为理念,投资涉及生物医药、医学仪器、国防科工、美容与健康、旅游与地产等领域,在美国、法国、瑞典、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拥有成员公司,研发、生产及营销网络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