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养

词典解释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 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 ,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词典名字:

恬养

词典发音:

tián yǎng

国语辞典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郭象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唐元稹有《酬乐天,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镜湖南亭,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

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序》:“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恬养

  •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
  • 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 ,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序》:“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