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利

词典解释

利息。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新唐书·食货志五》:“议者以两省、尚书省、御史臺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

词典名字:

息利

词典发音:

xī lì

国语辞典
1.利息。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利息。

白居易 《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
新唐书·食货志五》:“议者以两省尚书省御史臺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息利

  • 息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ī lì ,是指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