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瓠

词典解释

古城名。一作悬壶。因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而得名。在今河南汝南。东晋、南北朝时为南北战争要地,置重兵戍守。东晋移汝南郡治此;南朝宋又移上蔡县治此,元嘉末曾侨置司州;其后北魏、梁、东魏、北齐、北周历为豫州及汝南郡治所;隋唐为蔡州治所;大历后又为淮西节度使治所。李希烈、吴元济等先后据此。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入悬瓠城擒吴元济。

词典名字:

悬瓠

词典发音:

xuán hù

国语辞典
古城名。以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隋唐为蔡州治所。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李愬雪夜进军,擒吴元济于此。后泛指擒敌之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城名。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 隋 唐 为 蔡州 治所。 唐宪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进军,擒 吴元济 于此。后泛指擒敌之处。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半夜遂成 悬瓠 擒,胆落 金陵 东海 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悬瓠

  • 悬瓠,古城名。郦道元《水经注》言以城北 汝水 屈曲如垂瓠,故名。在今河南汝南。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隋唐为蔡州治所。 唐宪宗 元和 十二年, 李愬 雪夜进军,擒 吴元济 于此。后泛指擒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