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田

词典解释: bēi tián 1.佛教语。三福田之一。谓以悲悯之心施惠于贫穷的人,则得无量之福,故称。隋灌顶《智者大师别传》:"所获檀嚫各六十种,一时回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国语辞典注音 ㄅㄟ ㄊㄧㄢˊ  拼音 bēi tián佛典中稱貧窮困苦的眾生。因為貧窮困苦的眾生能使慈悲施捨者生無量功德,故稱為「」。▶ 《華嚴經探玄記.卷八》:「福田總恩田、敬田、德田、、苦田五種。」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170页 第7卷 568

词典名字:

悲田

词典发音:

bēi tián

国语辞典
佛教语。三福田之一。谓以悲悯之心施惠于贫穷的人,则得无量之福,故称。隋灌顶《智者大师别传》:"所获檀嚫各六十种,一时回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
基本解释

悲田[ bēi tián ]

⒈  佛典中称贫穷困苦的众生。因为贫穷困苦的众生能使慈悲施舍者生无量功德,故称为「悲田」。

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福田总恩田、敬田、德田、悲田、苦田五种。」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三福田之一。谓以悲悯之心施惠于贫穷的人,则得无量之福,故称。

隋 灌顶 《智者大师别传》:“所获檀嚫各六十种,一时迴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释氏《法论》: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悲田

  • 悲田,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ēi tián,佛教语。三福田之一。指以悲悯之心施惠于贫穷的人,则得无量之福,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