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利

词典解释: huì lì 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2.指恩益。 3.犹伶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166页 第7卷 564

词典名字:

惠利

词典发音:

huì lì

国语辞典
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2.指恩惠利益。 3.犹伶俐。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汉 蔡邕 《上封陈政七事》:“墨綬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春步西园见寄》:“今年太守尤难继,慈爱聪明惠利人。”

⒉  指恩惠利益。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由拾遗公而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人庶不尽被惠利,其害不为细,必望审察远思之。”
李大钊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此时科学上有所发明普及的工人,才能得到他的惠利。”

⒊  犹伶俐。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玄宗 ﹞初以 林邑国 进白鸚鵡,惠利之性特异常者,因暇日以金锦饰之,示於三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惠利 (词语)

  • 惠利,汉语词汇。
  • 拼音:huì lì
  • 释义: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 2.指恩惠利益。
  • 3.犹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