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词典解释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二体:敦煌曲子词及宋张先所作,双调六十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小重山》相似;另一体双调六十七字,仄韵,与前体绝异,宋词多依此。
曲牌名。属北曲南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吕宫《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曲牌常连用,或作为小令,或作为套曲中的一部分。

词典名字:

感皇恩

词典发音:

gǎn huáng ēn

国语辞典
1.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叠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词调名。本 唐 教坊曲名。 天宝 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感皇恩

  • 感皇恩,词牌名,又名“人南渡”“感皇恩令”“叠萝花”。以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感皇恩·小阁倚秋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