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

词典解释

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

亦作“懵董”。糊涂;迷糊。

宋 许月卿 《上程丞相元凤书》:“人望顿轻,明主增喟,懵董之号,道傍揶揄。”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辨个南北西东。”《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 杜子春 聪明一世,懵懂片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此画家似亦颇懵懂。” 沙汀 《还乡记》八:“她转身就跑,直到撞到对面的竹篾巴了,她才懵懂的停下来。”

词典名字:

懵懂

词典发音:

měng dǒng

国语辞典

懵懂 měngdǒng

[ignorant;muddled] 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

基本解释

懵懂[ měng dǒng ]

⒈  糊涂、心里不明白。元·关汉卿也作「蒙董」、「蒙懂」、「蒙懂」、「瞢懂」。

望江亭·第三折》:「那厮也忒懵懂玉山低趄,著鬼祟醉眼乜斜。」
西游记·第四三回》:「你这厮十分懵懂!你道僧人是谁?」

明白 醒目

英语confused, ignorant

德语dumm, einfältig (Adj)​

法语ignorant, hébét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懵董”。糊涂;迷糊。

宋 许月卿 《上程丞相元凤书》:“人望顿轻,明主增喟,懵董之号,道傍揶揄。”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辨个南北西东。”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 杜子春 聪明一世,懵懂片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此画家似亦颇懵懂。”
沙汀 《还乡记》八:“她转身就跑,直到撞到对面的竹篾巴了,她才懵懂的停下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懵懂 (汉语词语)

  • 懵懂(měng dǒng)是汉语词汇,出自《上程丞相元凤书》,指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近义词有朦胧 迷茫 幼稚,反义词有明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