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场

词典解释: xì chǎng 1.表演杂技﹑戏曲的场所。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ˋ ㄔㄤˇ  拼音 xì chǎng表演戲劇或雜技的場所。▶ 《隋書.卷一五.音樂志下》:「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綿亘八里,列為戲場。」▶ 宋.陸游〈出遊〉詩五首之四:「雲煙古寺聞僧梵,燈火長橋見戲場。」

词典名字:

戏场

词典发音:

xì chǎng

国语辞典

戏场 xìchǎng

(1) [theatre]∶戏园子

(2) [美theater;英theatre]∶戏院

基本解释

戏场[ xì chǎng ]

⒈  表演戏剧或杂技的场所。

《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宋·陆游〈出游〉诗五首之四:「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

引证解释

⒈  表演杂技、戏曲的场所。

《隋书·音乐志下》:“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於 端门 外, 建国门 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
陆游 《出游》诗之四:“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
鲁迅 《准风月谈·推》:“旧历端午,在一家戏场里,因为一句失火的谣言,就又是推,把十多个力量未足的少年踏死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戏场

  • 泛指中国古代演戏的场所,在历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形态。唐代中国戏剧已具雏形,至宋、金两代正式形成。各个朝代的演戏场所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而演进。就建筑而言,以唐代的戏场、宋代的勾阑(也作勾栏、构栏)、元代的戏台和清代的戏楼、戏园为其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