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

词典解释: chéng zhōu 1.古地名。即西周的东都洛邑。故址据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 2.借指周公辅成王的兴盛时代。国语辞典注音 ㄔㄥˊ ㄓㄡ  拼音 chéng zhōu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西周的東都洛邑,平王東遷為國都,戰國時改名為洛陽。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653页 第5卷 198

词典名字:

成周

词典发音:

chéng zhōu

国语辞典
  • 古地名。即西周东都·洛邑。故址据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
  • 借指周公成王的兴盛时代。
  • 基本解释

    成周[ chéng zhōu ]

    ⒈  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西周的东都洛邑,平王东迁为国都,战国时改名为洛阳。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即 西周 的 东都 洛邑。故址据传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郊。

    《书·洛诰》:“召公 既相宅, 周公 往营 成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洛阳 者, 周公 营下都以迁 殷 顽民,是为 成周。”

    ⒉  借指 周公 辅 成王 的兴盛时代。

    扬雄 《解嘲》:“有建 娄敬 之策於 成周 之世,则繆矣。”
    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一顾 成周 力有餘,白云闲钓五溪鱼。”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夫《关雎》始《风》,《清庙》始《颂》,《鹿鸣》始《小雅》,《文王》始《大雅》,拨乱返正,而多士翕化,思进进善,而天下向风, 成周 之盛,虨乎备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成周

  • 成周,为西周都城洛阳的称谓之一,始见于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中:“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为西周金文中所指代的“中国”所在地。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成周城由周公负责营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并放置九鼎定都于此。何尊铭文中记载周成王五年“宅兹中国”即是此事。东周时期,周敬王为避“王子朝之乱”,从洛阳王城迁居成周。
  • 西周时期,成周城驻守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师,每师有二千五百人,共两万人戍守在成周,用以镇慑东方。象征着王权的九鼎放在成周城的明堂当中,用以震慑天下。
  • 从周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洛再到周成王定鼎,成周城是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