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翼

词典解释: jí yì 1.敛翅止飞。 2.喻归隐或谦卑自处。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ˊ ㄧˋ  拼音 jí yì收起翅膀,停止飛翔。比喻歸隱不出仕。▶ 唐.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詩:「馮公尚,元子仍跼步。」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687页 第5卷 232

词典名字:

戢翼

词典发音:

jí yì

国语辞典

戢翼 jíyì

[retire from public life] [鸟]收拢翅膀,不再飞翔。比喻退隐

基本解释

戢翼[ jí yì ]

⒈  收起翅膀,停止飞翔。比喻归隐不出仕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引证解释

⒈  敛翅止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猛兽将击,必弭毛帖伏;鷙鸟将搏,必卑飞戢翼。”
《艺文类聚》卷五引 汉 刘桢 《大暑赋》:“兽喘气於玄景,鸟戢翼於高危。”
何景明 《明山草堂赋》:“鸟戢翼以林栖,鱼适性以渊潜。”

⒉  喻归隐或谦卑自处。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李邕 《鹘赋》:“寧竭力之利人,曷戢翼以存己。”
明 张居正 《答翰长公东塘书》:“然词林前辈,蹶而復振者,不可缕数,愿且戢翼卑栖,飜飞固有日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戢翼

  • 戢翼jí yì : 敛翅止飞;喻归隐或谦卑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