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

词典解释: dài lì 1.戴斗笠。形容清贫。国语辞典注音 ㄉㄞˋ ㄌㄧˋ  拼音 dài lì1. 語出晉.周處〈風土記〉:「卿雖乘車我,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比喻身分微賤的朋友。▶ 唐.駱賓王〈初秋於竇六郎宅宴詩序〉:「雖忘筌,興交態於靈臺。而搦管操觚,協神心於勝氣。」2. 人名。(西元1897~1946)譜名春風,字雨農,浙江江山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歷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財政部緝私署署長、戰時貨運管理局局長、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所長。馳騁軍中,於情報偵察,屢建奇功。以飛機失事殉難,政府明令褒揚並公葬。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705页 第5卷 250

词典名字:

戴笠

词典发音:

dài lì

国语辞典
  • 戴斗笠。形容清贫。
  • 基本解释

    戴笠[ dài lì ]

    ⒈  语出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比喻身分微贱的朋友。

    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诗序〉:「虽忘筌戴笠,兴交态灵台。而搦管操觚,协神心胜气。」

    ⒉  人名。(西元1897~1946)​谱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战时货运管理局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长。驰骋军中,于情报侦察,屡建奇功。以飞机失事殉难,政府明令褒扬并公葬

    法语Dai Li

    引证解释

    ⒈  戴斗笠。形容清贫。参见“戴笠乘车”。

    宋 孔平仲 《送张天觉》诗:“万事儵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
    清 毛奇龄 《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担簦汗漫,戴笠自寒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戴笠 (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

  •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