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房

词典解释

1.唐宋诸朝官署名,掌有关户部事务。

2.清代府厅州县掌民户的机构。

词典名字:

户房

词典发音:

hù fáng

国语辞典
1.唐宋诸朝官署名,掌有关户部事务。 2.清代府厅州县掌民户的机构。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诸朝官署名,掌有关户部事务。

《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 中, 张説 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宋史·职官志一》:“中书人吏分掌五房:曰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

⒉  清 代府厅州县掌民户的机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户房经管应徵解给、夏税秋粮、丁差徭役、杂课等项。”
清会典事例·吏部·经济额缺》:“都察院堂印经承一人,吏房经承三人,户房经承三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户房

  • 官署名。辽代,南面朝官汉人枢密院设此房,置主事为其长。宋初,枢密院亦设之。后分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掌行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所上废置升降州县、调发军需、给贷钱务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