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竿

词典解释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在北方流行,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明王骥德《曲律》:“小曲《挂枝儿》《打枣竿》。”

词典名字:

打枣竿

词典发音:

dǎ zǎo gān

国语辞典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打枣竿

  • “打枣竿”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古老曲牌,盛行于明代,在清代更为普遍,是北方诸地说唱曲种,尤其是牌子曲曲种中常用的曲牌,表现力丰富,曲调变化多样,属同名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