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碑

词典解释: dǎ bēi 1.见"打穷碑"。 2.拓碑。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ˇ ㄅㄟ  拼音 dǎ bēi拓碑文時用棕刷在紙上面捶打,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11页 第6卷 328

词典名字:

打碑

词典发音:

dǎ bēi

国语辞典
1.见"打穷碑"。 2.拓碑。
基本解释

打碑[ dǎ bēi ]

⒈  拓碑文时用棕刷在纸上面捶打,称为「打碑」。

引证解释

⒈  见“打穷碑”。

⒉  拓碑。

宋 张耒 《读<中兴颂碑>》诗:“君不见荒凉沼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朱熹 《考欧阳文忠公事迹·醉翁亭记》:“下有《醉翁亭记》在 瑯琊山 寺侧,记成刻石,远近争传,疲於模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堂卧毡给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打碑

  • 打碑,又叫打跪,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县市土家族聚居地区青少年儿童十分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该活动设备简单,场地不拘,可以在平坝上进行,也可以在小山坡或草地进行比赛,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各自选好一个小石块作为"矢",再找一块木板或石块作碑(10-15cm宽,20-25cm高)并立好,打碑活动便可以开始了。有的地方,就地取材,捡一块砖立稳作为"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