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躬

词典解释: dǎ gōng 1.同"打恭"。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ˇ ㄍㄨㄥ  拼音 dǎ gōng彎腰行禮。▶ 《儒林外史.第一回》:「聽見前日出京時,皇上親自送出城外,攜著手走了十幾步,危老先生再三辭了,方纔上轎回去。」亦作「打恭」。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04页 第6卷 321

词典名字:

打躬

词典发音:

dǎ gōng

国语辞典
同"打恭"。
基本解释

打躬[ dǎ gōng ]

⒈  弯腰行礼。也作「打恭」。

《儒林外史·第一回》:「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著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

引证解释

⒈  同“打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叉手横仗》:“若抚按之待其下,惟由科目者尚得打躬,讲揖让之礼。”
儒林外史》第一回:“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 危老先生 再三打躬辞了,方纔上轿回去。”
《再生缘》第二二回:“皇华 打躬应连声,施礼恭称谢大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打躬

  • 古代交际礼仪。指躬身作长揖。《还魂记·寇间》:“末打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