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道

词典解释: dǎ dào 1.亦称"子"。 2.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国语辞典注音 ㄉㄚˇ ㄉㄠˋ  拼音 dǎ dào開路。舊時官員出巡,先使差役在前面開路,命令一般民眾迴避。▶ 《文明小史.第一○回》:「眾人不敢違拗,立刻回衙。」▶ 《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奴才來的時候,街上正兒,說河臺大人到馬頭接欽差去,已經出了衙門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10页 第6卷 32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33页

词典名字:

打道

词典发音:

dǎ dào

国语辞典
1.亦称"打道子"。 2.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
基本解释

打道[ dǎ dào ]

⒈  开路。旧时官员出巡,先使差役在前面开路,命令一般民众回避。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众人不敢违拗,立刻打道回衙。」
《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奴才来的时候,街上正打道儿,说河台大人到马头接钦差去,已经出了衙门了。」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打道子”。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得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叶和。”
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吩咐左右,不必打道,儘着百姓来瞧。”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县官便打道回衙。”
《何典》第九回:“到得城里,寻个赤脚讼师写好白头呈子,正值城隍打道,就上前拦马头告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打道

  • 打道,指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
  • 语出: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得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