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帽子

词典解释: kòu mào zi 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不好的名目,如‘落后分子’、‘官僚主义’等。国语辞典注音 ㄎㄡˋ ㄇㄠˋ ˙ㄗ  拼音 kòu mào zi比喻對人或事不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就輕率的冠以某種罪名或不好的名目。▶ 如:「凡事要小心求證,不要亂。」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27页 第6卷 34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47页

词典名字:

扣帽子

词典发音:

kòu mào zi

国语辞典

扣帽子 kòu màozi

[label;brand sb.with unwarranted labels;put a label on sb.]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他瞪着眼给我扣帽子,说我闹温情。——郭光《仅仅是开始》

基本解释

扣帽子[ kòu mào zi ]

⒈  比喻对人或事未经过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就轻率的冠以某种罪名

如:「凡事要小心求证,不要乱扣帽子。」

英语to tag sb with unfair label, power word

德语jem. etwas anhängen (S)​


引证解释

⒈  对人或事不经过科学分析,就轻率地加上不好的名目。

夏衍 《生活、题材、创作》:“一棍子打死的批评,随便给作家扣帽子的批评,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艾青诗选自序》八:“文痞同样歪曲我的长诗《向太阳》中‘太阳之歌’里的话……都因为他享有乱打棍子、乱扣帽子的自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扣帽子

  • 扣帽子(英语:name-calling或labelling)又名贴标签、咒骂法或斗臭法,是一种非常基础的政治宣传与修辞手法;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身攻击,让阅听人在还无法深入了解、思考之前就被负面的标签所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与认知,并产生抗拒,同时这种宣传也使攻击对象深受打击。
  • 现代汉语词典对其释义为: 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就轻率地加上现成的不好的名目,如‘落后分子’、‘官僚主义’等。